「奇異誌」國家黨至今共產生過兩名華人國會議員。 首名華人國會議員是黃徐毓芳。 黃徐毓芳可以算是少數民族晉身國會議員的典範。 她原來代表國家黨角逐奧克蘭CBD選區議席,但不敵對方。 後來以排名議員進入國會。 直至因應奧克蘭人口變化而劃分出位於奧克蘭東區的Botany選區。 黃徐毓芳成為首名代表國家黨參選該選區的候選人,並順利當選。 使她成為首名從選區勝出而成為國會議員的華人。 她曾擔任三屆國會議員,在最後一屆出任婦女部長和少數民族部長,在華人甚至所有少數民族而言,是很了不起的成績。 可惜後來因為醜聞而離開政圈。 國家黨第二任華人國會議員是楊健。 楊健在大學任職。 他受惠於國家黨在約翰基領導下的強勢,以排名議員進入國會。 但他在國會建樹並不明顯,加上他在中國生活期間,在工作上曾跟軍隊有關連。 雖然質疑者未能提出涉及他任何「行差踏錯」的實質證據,但這方面的疑慮一直揮之不散。 不知道這是否導致他退出政圈的原因。 至於今年國家黨候選名單中的華人代表,是代表國家黨參選Mt Roskill選區的張雋浩,他的洋名為Carlos Cheung。 相信絕大部分華人選民對於這名華人候選人是相當陌生,甚至包括Mt Roskill選區的華人。 Carlos剛在過去的周末於他的選區舉行的今年選舉的誓師大會,除了大批支持者外,多名國家黨地區領導和其他鄰近選區的國家黨國會候選人,與及現任國會議員,也有到場支持。 根據Carlos選舉經理提供的資料,Carlos跟黃徐毓芳同樣是很年輕時跟家人移民紐西蘭,在紐西蘭完成中小學基礎教育後,進入奧克蘭大學並完成博士學位,主修生物科技。 他從事多年學業專業後,專為經商。 這是Carlos首次參加國會大選,能否「一戰成名」,看來並不輕易。 首先看看他成表國家黨出選的選區,一直是工黨的囊中物。 該選區議席自1999年以來,一直由前國家黨黨魁,後來的奧克蘭市市長Phil Goff勝出。 Goff在2016年退下來以角逐市長,在當年的補選中,工黨代表Michael Wood勝出。 Wood在隨後的兩屆大選中為工黨繼續保持這個議席。 雖然Wood近日是醜聞纏身,但Carlos要在工黨手上搶走這個選區,看來是接近不可能。 不過,國家黨在這個選區,也有需要重點爭取支持的地方,就是每名選民手上的黨票。 這個選區雖然由1999年以來一直由工黨候選人勝出,但在黨票上,國家黨也有過光輝日子。 例如在2014年的大選,國家黨在這選區獲得黨票14175張,高於工黨的12086張。 在2017年大選時,兩黨得票數目拉近,但國家黨仍然以15248票,輕微高於工黨的15135票。 但在2020年大選時,國家黨所得票數大幅跌至9328票,而工黨則大增至21436票。 看來Carlos的任務是為國家黨在這選區爭取更多黨票。 就算在這方面不能反勝工黨,也希望能大大拉近兩者的距離。 從資料顯示,Carlos的優勢是他熟悉這個選區,他在這選區生活的15年,他和妻子及幼女組織的小家庭,也在這選區內。 至於這選區內有多少選民認識和認同他和國家黨的政治理念或今年大選的政綱,只有看他和競選團隊的努力和能力。 他在誓師大會上提出的政綱,順理成章的跟黨走,他表示「致力讓Mt Roskill和新西蘭重回正軌。Mt Roskill將會是我們安居樂業同時也是一個擁有良好教育體系和充滿希望的地方」。 四大目標包括降低生活成本, 恢復法律和秩序, 建設基礎設施和提供更好的醫療和教育體系。 Carlos在Mt Roskill選區的選舉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黨在選舉上的喪體表現,也就是黨魁和資深國會議員在選舉過程中能否成功取得先機,設定議事日程,而不是被對手牽著走。 作為國家黨Mt Roskill選區的候選人,也不是沒有機會進入國會,如也曾代表國家黨參選該選區的印裔候選人Parmjeet Parmar,就曾以國家黨排名議員而兩度晉身國會,不過,以Carlos首次代表國家黨參選,算是未立任何戰功下,估計就算他的名字在國家黨排名名單上,應該也是屬於中下位置。 事實上,國會內有多少名華人議員,甚至是有否華人議員,其實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能夠選出真心為市民福祉著想的代選士。 過去兩屆工黨政府是否為每名市民的福祉而做事,大家在今年大選可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