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轉乾坤」 正是煙雨陽春好時節,忽接蘇文德社長來電,告知「華頁」報將停止出版。各位看到的2024年8月30日「華頁」,是最後一份報紙了。 「華頁」1991年9月1日創刊,迄今出報5748期,歷經33年。是最長壽的華文報紙,創造了紐西蘭華文報紙的紀錄。 有鑑於紙媒在電子傳媒衝擊下日漸式微的大潮流,「華頁」創下的33年紀錄,應該是不可打破的了。 蘇社長形容「華頁」為麻雀雖小,五臟具全,從不自我標榜是一家「大報」,蘇社長始終堅持自己辦的是一份很平凡的「小報」。 辦報不僅是事業,而是蘇社長的生活。這些年來,他在報社的時間遠遠多過在家的時間。 這份紐西蘭華文報紙在地色彩濃厚、中立兼開放的特質,吸引了中國頂級官媒与之合作,也得到了國際大咖「谷歌」和「臉書」的青睞。 如果說「華頁」除了自力更生滲淡經營,還得到過外來助力,那麼「谷歌」和「臉書」的確先後与「華頁」合作并提供過慷慨的幫助。本地的大大小小華人媒體恐怕還未有過与世界兩個最大跨國科技公司合作的機緣与經驗,這是「華頁」在紐西蘭華人媒體歷史上創下的另一個紀錄了。 我於2007年首次投稿「華頁」,次年獲蘇社長支持免費提供每週一個「文化沙龍」專輯全版,我与諸文友便連續在該報發表文章。大概也寫了百八十篇。 2010年開始,蘇社長囑我負責「紐轉乾坤」專欄,其後天天一篇,寫了幾年。改為週報後每週一篇,寫到本期總共是1444篇。 金庸先生任「明報」主編時,有不少作家想在該報副刊上寫「豆腐潤文章」。金庸先生總是先此聲明,每日一文,準時交稿,起碼連寫三年,否則免談。 在「華頁」前後發表文章的時間跨度長達十七年,也算是破了我個人寫作生涯的紀錄。 除了盡量給予我最大限度的寫作自由,蘇社長還同我達成了共識,這一共識其實就是他辨報的宗旨。 「華頁」的新聞与評論的取向,盡量面向華社,概以在地政治、經濟和社會為主,推動在地僑胞融入本地社會,關注維護自身權益,從而得以安居樂業。 奧克蘭是紐西蘭華人集居之地,雖同文同種但來自不同地域、不同生活背景,呈現多元的觀點。大中華文化圈內也分好幾個不同的亞文化圈。「華頁」面向這麼多讀者,只能紥根本地,以華人在紐西蘭的共同權益為最大公約數去發聲。盡量避免偏頗、單一、激進的極端。 由於世上的事有好有壞,我們只能實話實說。 「華頁」竭力盡量推行一種不同觀點之間比較理性与溫和的表達方式,彼此尊重包容的討論方式。最終目的是找出比較接近真理的真相。 紐西蘭是全球新聞自由度最高的國家,如何正確擅用而不濫用言論自由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的影響,最終還是為了解決問題,為我們的國家、社會与生活帶來好的改變。就成為一個媒體最基本的道德操守和社會責任。 這倒不是自我吹噓,而是在犯了不少錯誤之後仍然盡力去做的一份職責。 只惜現實總是殘酷無情。 網絡時代興起的電子傳媒和社交煤體,強烈衝擊傳統紙媒,「華頁」多方嘗試主動改變作出應對,但最終難挽頹局,被迫退出紙媒市場。 放棄,不是從此卻步不前。只是作出改變的第一步,蘇社長表示今後將轉型為網絡自媒體模式,繼續未竟的使命。 如是我亦會將「紐轉乾坤」堅持寫下去。因為我真的很捨不得那些親愛的讀者,沒有大家的支持,「華頁」和我都不可能走到今天。 在這個風雲詭異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個人積聚的知識与形成的思維,包括確立的觀點,已經遭遇更新更大的挑戰甚至顛覆。盡管訊息爆炸,真假莫辨,生活日艱,世事蜩螗。我們切不可淡薄了心中的愛与包容,失去人性中最有價值的東西。 所以我們須要更多有良知而公允的自媒體,須要清醒理性与溫柔平和的聲音,抵消緩衝一下日熾戾氣和暴力。 「一報在手」從此走入歷史,但諸位「一機在手」,仍然可以頻頻与「華頁」在空中相聚,瀏覽新聞、視頻、圖像与文章。請不要忘記動一下你的手指,你的訂閱、點贊和轉發都是最大的支持。 祝各位親愛的讀者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