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有一种远近闻名的傣家美味——风吹粑粑。 伴着冬日的薄雾,在鸡鸣声中,制作风吹粑粑的傣族大妈起床生火,将泡了一夜的糯米放到蒸笼里蒸煮,直到糯米软烂,放到机器里搅碎。将红糖水和香油分次倒进盛糯米的盆里,让其充分融合,随后将其小块取出,再碾成圆饼状,逐一放上竹芭进行晾晒,风吹粑粑基本成型。 山里白天炎热、夜晚湿冷。满天繁星下,将风吹粑粑放到火上反复翻烤,香油与火焰交融,风吹粑粑发出美妙的滋滋声,随后逐渐膨胀、鼓包,不一会儿完全定型。 这种食物轻、薄、脆,每块重约二十克,仿佛风一吹就能飞起来,被当地群众称为风吹粑粑。 新华社记者孙敏,报道员段宗智、方雯青 云南昆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