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页 首页 华页专栏 紐轉乾坤 查看内容

差一點犯罪的麵包

2025-9-13 11:34| 发布者: mpeditor| 查看: 34| 评论: 0|原作者: 南太井蛙

摘要: 【蛙蛙其談2516】 奧克蘭不僅是千帆之都,咖啡館也多,估計在一千五百多間以上。喜歡去龐森比喝咖啡,那里有義大利、土耳其、以色列咖啡。店雖不大,低調隱身街尾陋巷,但每間有每間的個性,很特別也很獨立,讓人坐 ...

【蛙蛙其談2516】

  奧克蘭不僅是千帆之都,咖啡館也多,估計在一千五百多間以上。

喜歡去龐森比喝咖啡,那里有義大利、土耳其、以色列咖啡。店雖不大,低調隱身街尾陋巷,但每間有每間的個性,很特別也很獨立,讓人坐下之後不想離開。只惜泊車不便,只能坐巴士去那里「一杯咖啡環遊世界」。

  咖啡喝多了,漸覺「齋飲」單調。一如飲早茶,有一盅冇兩件,豈成體統。嘗試找能佐以咖啡的點心。Kiwi烘焙愛放很多很多的糖,我自幼嗜好甜食,但顧忌超重,必須割愛。偶爾放肆,偷食後又有罪惡感。

  距離我家附近數公里山屋咖啡館,每天早上烘焙一款肉桂卷。蓬鬆軟滑,幾種堅果与小荳䓻混合在一起,味道層次豐富。秘製配方源自主廚 Ricardo 的南非籍祖母,被尊稱為「Dough Queen」。

  實在是很好吃,來捧場的人很多,賣完即止,明日請早。那天上午十點半我去店中,肉桂卷還點得到。留意一下鄰座,幾乎每人一碟,都啃得津津有味。

  此店肉桂卷出了名,連續三年被評為奧克蘭最佳肉桂卷,還被列為「奧克蘭標誌性美食」之一。不料引起美國巨無霸肉桂卷「Cinnabon」連鎖店的妒意,警告山屋咖啡店的肉桂卷「侵權」,勒令易名,否則提告。

  咖啡店老板Leilana Meredith告訴記者,盡管本地很多咖啡館都用同樣的名字賣肉桂卷。唯獨自家的被警告,純粹是「太好吃」与「賣得太好」惹禍上身。但一間小生意無力對抗跨國大公司,只得為肉桂卷發起公眾网上徵集新名。

  很短時間內收到五千多份回應,最後決定採用新冠名「罪惡麵包」(Sin In A Bun)。

  我猜忖新名有雙重喻意:一是肉桂卷熱量極高但又極之美味。許多人既想吃又怕增肥,在吃它的時候會有很微妙的「罪惡感」。 本地另一間Little & Friday 咖啡店的肉桂捲就曾被譽為「罪惡級美味」,據說每天也是限量供應。

  二是因肉桂卷差點犯侵權之罪挨告,確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紐西蘭人以一種特有的幽默反擊了美國大公司的霸凌。

  肉桂卷愛好者亦湧進這間咖啡店嘗鮮以示支持。在上個周日約幾位好友去那里吃「罪惡麵包」。盡管隔夜訂座,屆時仍然爆滿,排隊候位。

  平日極少食肉桂卷,它表面的那層糖霜確實有點邪惡,山屋咖啡店的一隻捲熱量600卡。而美國「Cinnabon」連鎖店還要加大尺寸和增厚糖霜,每隻熱量高達1000卡,所以專家建議配搭黑咖啡享用。

我覺得一個月吃一隻,偶爾「犯罪」足矣。

肉桂此物古早即為人知,一度貴過黃金。古希臘、羅馬時代,狡獪商人謊稱此物被巨鳥或大蛇看守,極難獲取。實則來自錫蘭的肉桂樹(Cinnamomum verum)。為了這種樹,荷蘭人、葡萄牙人和英國人還打過「肉桂戰爭」。肉桂曾受貴族寵愛,最後才走入平民社會被用作烘焙或烹調。

而在古老的中國,肉桂叫「桂皮」,很便宜也很平民。早已在「本草綱目」中入藥,也經常被用作燉菜和滷水。在寫此文之前,蛙妻晚餐想吃「上海熏魚」,我在泡製滷汁時就用了一截淺褐色的桂皮。

華文中「桂」與「貴」諧音,常被聯繫到榮華富貴、學業成功(如「折桂」指科舉高中)。在一些傳統節慶或婚宴菜餚中,桂皮可能被用來增添吉祥寓意。所以在中式文化中,桂皮(或桂花)不僅是香料,還帶有一種文化的象徵意義。

吃一隻「罪惡麵包」,便有了上面這些笑譚,概來自在咖啡桌上的閑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